電影與教育

我超愛看電影的,不過對最賣座的一些超級英雄對抗黑暗勢力或黏糊糊外星人的好萊塢大片我倒是興趣缺缺。 我最愛看的是各國的劇情片及紀錄片, 最高記錄我曾經一天看了6部電影, 真是過癮。 以下介紹幾部跟教育有關的好片, 網路上比較少介紹, 希望你也能跟我一樣喜歡這些電影。

p4061991a635611759-ss

Billy Elliot (舞動人生) 是英國 2000 年的電影,後來也被改編成百老匯的舞台劇. 故事背景發生在英國礦工大罷工時期,Billy 是個喪母的小男孩, 一輩子做礦工的父親送小比利去學拳擊,不過比利在看到同教室學習芭蕾舞的課,卻被芭蕾舞所深深吸引,就偷偷跑去學芭蕾舞,引起了家庭大革命 。

非常令人感動的情節像小比利對舞蹈的熱愛讓他生氣也跳舞, 開心也跳舞, 走在路上常忍不住的就跳了起來. 而做礦工的父親自己雖然非常不得志, 卻也只能用他所知道的方式培養兒子, 對於兒子跳脫他的思想模式的行為, 感到極度沒有安全感.  然而礦工爸爸在了解自己兒子志向後, 為了支持兒子進入英國倫敦皇家芭蕾學院, 在眾人的恥笑中他放棄罷工, 回去上班, 更是把父母的愛表現無遺.   最後成年的比利在芭蕾舞公演中成為主角, 爸爸跟哥哥都趕到劇院看演出, 最後的一幕是比利在天鵝湖的音樂中完美地跳出場, 保證讓你不能控制大淚崩! 我每看必感動!

An Education (成長教育) 是2009 年的一部英國電影16歲的高中優等生 Jenny 立志要進入牛津大學, 父母也對她報以很高的期望, 並且每天督促 Jenny 努力讀書, 準備申請大學. 可是這一切在Jenny遇上了比她大10多歲出手闊David就改變了. Jenny不顧學校老師勸說, 毅然放棄學業,執意與David 結婚,後來卻發現David原來是個騙子. 夢想幻滅後,Jenny 重拾學業,最後考進牛津大學。

電影中Jenny 的父母在David 多金的形象下, 竟改變了對女兒的期望, 認為似乎也沒必要上好大學, 直接嫁入豪門, 女兒也同樣會有美滿的人生. 究竟對父母來說上名校是滿足子女未來物質生活的工具, 或是提升子女素養的過程, 是比較值得思考的一件事.

Admission (愛在招生處) 是2013的美國片. 故事是一位普林斯頓大學的入學審核員在審核的過程中發現其中一位申請學生可能是她年輕時未婚懷孕棄養的兒子, 於是千方百計地想讓這位申請學生順利被錄取. 電影各方面很一般,但是對於名校審核過程倒是敘述的很到位, 值得對美國名校審核流程有興趣的學生跟家長一探究竟.

母親 是 2009 年韓國的電影. 這是一部描寫一位母親為了保護被列入殺人犯嫌疑人的兒子做出一連串瘋狂行為的故事. 電影真的是很誇張, 尤其是故事中的媽媽殺了兇殺案唯一的目擊證人.   在失去理智下, 她不斷的猛砍對方的腦袋, 直到鮮血噴了她滿臉, 口中則不斷喃喃自語 “你憑什麼跟我兒子比 !?”真是道盡了天下母親的心情啊! 哈哈, 黑暗的人性啊!  你是否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 也會因為愛而失去理智, 黑白不分呢?

有空的時候看看電影, 讓別人的想像力調劑一下我們的生活!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