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法相近, 巧妙大不同的其他類學校申請

business-idea-1240825_640

我寫過近千篇美國頂尖大學相關話題的文章, 但我很少談到美國私立高中, 研究所, 甚至插班轉學這類型的申請資料準備. 我們公司在這些區塊這麼多年來也是戰果輝煌, 只是我一直沒有特別把學生的榜單列出來. 以私立高中來說, 我們協助學生進入了頂尖的私立高中後, 學生並不會從我們的系統裡“畢業”, 而會繼續接受輔導, 規劃日後申請大學, 所以學生的申請私立高中結果就不會被匯總在年度榜單上.

這些申請程序當然都難不倒我們的顧問團隊, 因為概念上這些申請或轉學條件都是蠻類似的, 主要不同的點就是校方要求的標化測試種類. 以大學申請來說就是得照學校要求考SAT I 或 ACT, SAT II. 私立高中考ISEE 或 SSAT. 研究所考GRE, GMAT, MCAT 或 LSAT. 大學插班轉學, 如果是申請插班就讀三年級則不用提供標化測試分數 . 外籍學生則可能需要額外考托福或雅思考試.

種種的申請規定說起來沒啥學問, 學校官網上也說得清清楚楚, 錄取的難易程度卻有很大的差別. 這個部分就要用經濟學上的供給與需求來說明, 供給高需求低時, 物價就會降低. 相反的, 供給低而需求高時, 物價就往上漲. 以私立高中的申請來說, 美國頂尖高中比頂尖大學的數量少, 其中每間私立高中每年錄取名額一般不破百(校友子女通常還會優先錄取). 如果還要再牽扯到有招收外籍學生, 甚至有寄宿設備的學校, 就真的可以用手指頭算出來了. 這種情況下要談錄取的難度, 對大部分非校友子女真的就是只能用擠破頭來形容, 可說比進藤校還競爭. 近年來中國留學生低齡化造成了許多原本一般水平的美國私立高中一路水漲船高的變成了超難進, 於是就發生中國家長心甘情願捐了天價數字款項, 只求得到一個錄取名額的現象. 這是我在這個行業近三十年來覺得比較誇張的事, 因為當年這些學校都沒那麼難進. 無論如何, 這就說明由於需求遠高過供給, 每一張錄取信都變成了又難又貴. 頂尖私立高中的申請上, 學業成績跟標化測試真的不是完全的重點, 由於學校都是小班制, 學生與學校的匹配性以及學生所專長的才藝是審核中重量級的點. 坦白說我自己的三個孩子, 當年處於嚴重叛逆的情況下, 能以很不怎麼樣的學業成績, 進入加州數一數二的私立高中, 都是因為他們有獨一無二的個人長才, 加上面試上表現得超有人緣, 最後才能突破重圍贏在終點. 如果純粹以當時他們數字上的表現來說, 又是非校友子女的身份, 被錄取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頂尖研究所的申請, 大學的成績與相對應需考的標化成績都挺重要的. 某些專業對學生工作上的經歷有很高的要求, 例如商學院對學生的實際工作經驗非常重視, 因為商學院的學習以課堂討論為主, 學生本身必須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及經驗才能真正參與.

至於轉學的部分, 無論是社區大學或四年大學轉四年大學, 都要看學生想轉進的學校等級. 許多四年大學新生續讀率低 (retention rates) 也就是說高比例的大ㄧ學生會離開該校, 這類的大學轉學錄取率會比較高, 但你可能要想想為什麼許多學生想離開這所學校. 至於藤校的轉學錄取名額, 一般都只有個位數字, 原因當然就是極少人會不繼續就讀, 而把位子讓出來. 但這方面我們倒也曾有幾位學生從社區大學成功攻進常春藤的例子.

想在這些其他類學校申請競爭中贏在終點, 準備申請書的策略絕對是各有巧妙, 別忘了無論哪種申請, 被錄取的是申請書, 而不是申請人.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