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幾年來美國的大學申請人持續增加, 錄取率一路下走. 而新冠疫情發生後美國上千所大學改變了SAT/ACT申請上的要求, 隨之產生的改變是申請人數以二位數百分比增加, 造成了各大學的錄取率驟降, 甚至有大學的申請人數增加超過100%以上. 真可以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進入美國的好大學成為一件更艱鉅的任務.
錄取率 = 錄取名額 / 申請人數
大學申請人變多的影響下, 如果該年的錄取名額沒有等量增加, 錄取率只能下調. 但是部分大學例如: UC 加州大學, 過去幾年的確是一直有擴收學生的, 也就是說加大各分校過去的錄取率雖然普遍下降, 但是數據上與申請人數增加相比較還是不成比例的. 如果大學不增加招生名額, 錄取率應該更慘烈.
問題是申請人數增加的趨勢, 恐怕不會改善, 因為兢爭激烈學生沒有安全感, 只能多申請一些學校, 甚至以亂槍打鳥的方式來增加自身機會. 那麼作為錄取率分子的錄取名額會再增加嗎?雖然多收學生或許可以助長大學收入, 招生名額對大學來說並不是多多益善的, 教室宿舍是否能容納? 師生比擴張會不會影響教學質量? 再來就是因為學生變多而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物價上漲等等, 讓校園附近鄰居抱怨, 動則告上法院的負面效應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也是大學不願面對的後果. 例如: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UCB) 近年來鬧得滿城風雨的此類官司, 除了得支付千萬美金的賠償外, 高等法院已經下令加大柏克萊分校不准再增加招生名額.
另外一個因素會導致招生名額無法擴張, 甚至變少, 就是實際註冊率 (Yield Rate) 的成長位在波士頓的東北大學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因為越來越受歡迎, 過去幾年錄取的學生接受邀請, 實際去註冊上學的比例大幅增加下, 學生數量增加太多, 而被波士頓市正式警告. 於是東北大學2022年錄取的學生數量較之前少了三分之一, 造成錄取率破天荒的只有6.7%.
而在不確定因素下, 康乃爾大學今年減少了928個名額, 下降了15%, 今年康乃爾大學的錄取率為7%, 較去年的8.7%微降.
大學錄取率與當年的申請人數, 錄取名額還有近年的實際就讀率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 你看懂了嗎?
最后就是文凭贬值!
學生名額不斷增加或者畢業證書隨便發,的確就是自砸招牌,文憑貶值,所以真正愛惜羽毛的學校也不會這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