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科技重鎮, 美國硅谷中最具代表性的史丹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在幾乎所有與科學和工程相關的主要領域都始終名列美國頂尖學校之首。
然而,從史丹福大學一些 STEM (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 系最近的報告、課程推薦和教學大綱顯示它的教師和管理人員已經開始將與多元化、平權和包容性(DEI,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相關的意識形態注入於為學生所提供世界一流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
史丹福評論最近的一份報告討論了學校增加在教授環境正義的課程,作者聲稱這被偽裝成科學,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嘗試 “將種族和性別政治融入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方式中” 的行政人員和活動家。
史丹福大學的兩個 STEM 部門 – 計算機科學和機械工程最近強調了在他們的學生和教師中推廣 DEI,並進一步將 DEI 嵌入到他們處理科學的方式中。
在計算機科學系,DEI 概念已被納入倫理課程,系主任發送大量電子郵件,內容涉及種族相關的新聞報導,並附有 DEI 工具包的鏈接,強烈鼓勵教授在課堂內創建更具包容性的社區。一些建議似乎在很大程度上相當於執行性措施,例如重做教學大綱、Power Points 和辦公室裝飾,以更加符合當前的 DEI 規範。
除了將多樣化與平權等議題注入高科技教材中, 各大學更是早已公開誓師要讓校園或學生族群多元化。常春藤大學之一的賓州大學也於日前宣布將與美籍非裔大學 HBCU, Historically Blac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合作, 以吸引更多美籍非裔學生進入賓大醫學院 (超難進, 每年只收150個學生)。
曾幾何時, 美國這個移民大熔爐, 籠罩在多元化這個重磅全民指標下。每件事情都得用多元化與平權的放大鏡來檢視。首先, 請千萬不要自作多情的把 “種族多元化” 這個如火如荼的全民運動跟政策方向, 誤判為會發好果子給美籍華裔族群. 因爲這些議題下不是要加惠 “少數民族” 或 ”有色人種“, 現在被特別照顧對象稱為 URM underrepresented minority (種族代表人數過少), 這只限於美籍非裔, 拉丁裔及美籍原住民的族群, 這個區塊裡完完全全 “不包含美籍華裔” !
再來, 一向自立自強表現良好的美籍亞裔族群, 沒有想要得到任何特殊待遇, 只希望被公平對待, 不被莫須有的因素扣分. 但是好的大學名額就是少, 有部分申請人被政治風向加分, 就等於活生生的減了其他申請學生的機會, 因為蛋糕只有那麼大. 你懂嗎?
最後, 所謂的Holistic Admission 全人式審核是一種合法的主觀決定。你的高GPA, SAT/ACT, 一堆AP 絕不是保證被錄取的重點。而且大學在招生審核過程中, 審核員會著重自校當下的最大需求。說白了, 他們想要哪一種學生坐在教室裡就多收點, 不想要哪種學生就少收點。
總而言之, 當你還在拼命優秀的時候, 遊戲規則已經被改了, 你發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