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有家長在研究有關於AP與IB課程系統的差別, 想從其中選一個對自己小孩比較有利的起點. AP與IB這二種課程系統的確有很大的不同, 許多家長花了很多時間到處搜尋資料應該也很難全盤搞懂. 對於家長自己花精力時間研究這些我們工作上的專業知識, 而且這些教育材料對大部分人應該也不具任何娛樂性, 我深感佩服. 至於這麼做能不能自己找到最好的路就很難說了, 畢竟我們這麼大的團隊研究了二十年的這門學問,我們都還是需要持續進修跟補充更新訊息. 就像是為了打官司去讀個法學院學位,最後就自力救濟的贏了訴訟應該是極少數的人吧? 何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決定, 其實是更危險的.
這件事情最關鍵的是實際操作中大學審核部人員對二個課程系統都能接受, 而且並沒有偏愛哪一種課程, 甚至英式的 A-level 教育當然也是能被認可的, 絕對不會有審核員看不懂的疑慮. 就像是我一直在宣導的觀念, 學生在哪裡上高中, 不同的國家或學區在審核上並沒有優劣勢的差別, 而是學生如何利用自身求學及家庭環境來充實自己的申請條件. 就像是選美大賽, 選手用哪個品牌的化妝品或者選擇完全不化妝都可以, 重點是怎麼讓自己呈現出最美的狀態, 當然其他還有才藝跟氣質的綜合考量才能在最後勝出.
首先, IB 與 AP 課程的相同之處是他們都是高中提供難度最高等級的課程, 因此在申請大學時的加權GPA, 這類課程都是可以加一分計算. 就審核的觀點上, 學生在這些課程中的表現好能有助於讓審核員放心, 肯定學生入學後能勝任大學程度的課程.
IB 與 AP 這二種課程系統的分別大致如下: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 課程, 國際預科文憑課程 是一個國際性課程, 從幼兒園到高中,專注於批判性思維和全球意識。 提供 IB 課程的學校比提供AP課程的學校少, 目前全球約有五千多所學校提供IB課程. IB 課程共有六個基礎學科領域, 57個課程選項, 涵蓋語言, 第二語言, 人文, 數學, 科學及藝術,每所學校提供的課程選項有所不同· 九年級進入二年的Pre-IB 訓練階段, 十一年級則透過申請批准, 正式開始IB課程,學生可以只選修某些科目, 但如果最終想取得 IB 文憑則需要在高中最後二年, 依照要求學習六個領域的課程, 加上社會實踐服務及寫出四千字的論文. 實際上, 能夠從Pre-IB 走完全程, 取得IB文憑的高中學生並不是多數. 除了需具備全面性的學術基礎外, 以長期投注的時間與精力來說並不容易. 但是我們也有些超級學生是完成取得IB文憑, 還加修了不少的AP課程.
與AP不同的是學生必須上了IB課程,才能考該科目的考試. 而IB考試的總分為45分. 學生申請學校的時候是用老師預估的分數申請. 正式入學時, 美國的大學對學生最後考了幾分一般沒有什麼明確的要求, 而部分英國的學校對IB考試分數會有最低要求, 最終考出來的分數不夠, 錄取有可能會被取消。如果學生IB的成績及考試分數達到大學的規定要求就能扣抵大學學分,這樣可以縮短畢業年限, 也能省下學費.
Advanced Placement (AP) 課程, 大學先修課程 由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board) 提供給高中生,是讓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大學等級的課程, 同樣是六個領域, 共有38個課程, 每個課程都是獨立的,每所學校提供的課程選項不同. 此外學生有38個AP考試可選, 分數1-5, 學生修完課程可以選擇考該AP科目的考試, 考到了大學要求的分數 (每所大學對每個科目的規定不同, 有些頂尖大學則完全不予扣抵), 就可以減免大學該科目的應修學分, 省時省學費. 比較特殊的是學生也可以不上課程, 只參加某科目的AP考試, 這個在華人社區是非常普遍的事, 只是這麼做對GPA沒有助益, 只能針對獲取未來可扣抵的大學學分. 由於AP考試主要為扣抵日後學分之用, 考試分數採自行提交方式, 如果考得不理想也是可以取消分數的.
大部分的美國高中或美國以外的國際學校都有提供AP課程. 同理可證, 學生在AP 課程上的表現, 對於申請美國以外的大學也都會被認可. 學生每年選擇多少 AP 課程, 除了每所高中有不同的註冊規定外, 大部分並沒有很嚴格的限制所以要特別小心權衡工作量. 切忌因為自身程度不夠或課程過重而影響了高中 GPA. 此外, 還要特別注意的是部分大學對於特定專業的申請上會要求學生必須修完指定AP課程, 例如, 申請工程系必須修完AP物理課.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現今大學採用全人式的審核 (holistic review) 方式, 涵蓋了學生高中四年的學習表現, 標化測試, 課外活動,人格特質以及申請資料的方方面面. 加上現在的超級重點就是多數大學希望推進校園多元化的招生方式, 審核員評估申請人的優秀時又加了一層過濾網. 無論學生在哪個課程系統中成長學習, 時間規劃與個人謀略都非常關鍵. 對於選課來說,高中除了提供普通課(Regular Classes)跟AP課, 還有列在中間的榮譽課(Honor Classes), 部分榮譽課也是具有GPA加權資格. 學生想要表現出堅強的學術基礎, 除了學習高中校內的課程,加修校外的大學學分課也是一種選項, 通常大學學分課還能夠順帶的呈現出學生對某些領域高度興趣。總而言之,如何謹慎的把高中四年時間跟精力分配到各個領域, 以呈現出最佳表現的申請條件, 需要策略的考量以及長期的陪伴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