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頂尖大學, 私立高中, 大學轉學, 研究所申請等資料輔導, 此部落格內容為版權所有, 更多教育解說視頻:youtube.com 江主任教育直播
這個故事裡的學生Jason 歡歡喜喜地去了他的第一志願學校 – 紐約大學電影學院, 還得到了獎學金。Jason 不是這種情況下我們解救過唯一的學生,在我們的經驗中曾經有好幾個學生成績有D跟F,最終還是被他們的首選學校錄取,甚至有去了普林斯頓跟耶魯大學這類的超級名校的案例。當然,絕不是所有這類的爛攤子都能化險為夷,而且肯定不是每一個顧問公司都有本事可以把這種狀況給完美彌補。 這個案例中的Jason 在高中的時候雖不屬於拔尖的學霸,但肯定不是個差的學生,只能說對於讀書與做作業上不願盡全力。十一年級時Jason數學拿到了一個大大的D,算是年少輕狂,缺乏人生經驗的一個沉痛教訓, 當時不僅自己感到徹底失望,連父母也崩潰無耐。在HS2 團隊的協助下,我們的資深顧問不僅在申請上將Jason 藝術方面的天份,透過申請資料及文書的表現,展現出了不凡的整體吸引力。此外,心理上我們也不斷安撫學生及父母,無論如何不能放棄,得努力繼續走。 最後申請錄取的結果,Jason 實際上還進入了其他一些不錯的學校,但是最終等到了他心目中的第一名校,紐約大學電影系 (錄取率僅約 7%, 困難度與藤校相較不遠),加上意料之外的獎學金 (當年這個學院只有二位學生得到獎學金)成了許多知名電影人士的學弟, 堪稱贏了最後的勝利。或許你會認為也許是作品集救了Jason (沒有另外請指導顧問的情形下, 我們對於Jason 的作品集也給了非常多的建議), 事實上這類型的綜合大學下的藝術學院申請, 學生必須通過審核部的第一關不被淘汰, 才能到以作品集拼高下的藝術擂台. 也就是說學業成績上的瑕疵可能讓申請人在一開始就鎩羽而歸. 前一陣子Jason 的媽媽與我聯繫上了,她也是當時這所頂尖高中華裔家長會的會長。真性情的她,不斷地告訴我 HS2 Academy 如何改變了Jason 的前途。談到兒子當時遭受打擊時恐懼的心理,還是語帶心疼. 當然對他們來說最大的奇蹟就是Jason還是如願進入了自己的第一志願大學。 之後,Jason 在紐約不但遇到了一些賞識他的老師,也結識了許多業界的重要人物,在畢業前就生命已經發光發熱了。之前在高中受過的挫折早就是陳年往事了,現在的Jason作自己喜歡的工作,充滿自信。 人生的危機,後續發展方向差別可能很大。想要就此被打敗還是要繼續成功,你是有選擇權的。
大部分新移民家庭搬来美国的第一原因不外乎就是要给下一代更好的教育及生活环境,从而使孩子拥有更大的格局与更开阔的眼界。就这一点而言,美国真的就是最好的选择。曾经有过一个调查问卷,问的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代表事物是什么,也就是当想到一个国家时,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会想到什么。对于美国的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大部分的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美国有最好的高等教育。 没错,全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美国几乎占了一大半以上。从每一年的大学排名上面看,在编列排名的时候已经涵盖考虑了教职员资历,学生满意度,四年毕业率及毕业后的就业率等等的重要因素,所以排名高的大学各方面品质就相对较好。但排名高的学校普遍不容易进,校区在大城市的就更困难,如果还要挑热门专业,更是难上加难。加上这几年申请人数不断以倍数成长,造成这些年人气高的顶尖大学录取率直线下滑,年年创下史上最惨烈的新记录。 新移民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来到美国,希望孩子能进入一个好大学的梦想非常能让人理解。但是毕竟好事多磨,一切不一定像想象中那么容易。新移民申请大学在审核的过程中是跟所有居民跟公民的学生一视同仁的。也就是说,新移民的学生是没有办法用比较低的标准进入好的学校。不但录取的标准没有折扣,新移民学生还常常因为来的时间不够久,或者被ELD (English Language Development, 英文语言学习班 )耽搁了进入常规课程的时间,而没有办法累积到足够的申请大学学分,也就是A to G 的课程要求。 这个基本课程学分要求的部分说来话长,简而言之就是许多大学申请有个两个基本门槛,也就是学生高中阶段必须累积到这七大类的学分,以及达到一定的GPA (高中平均成绩)。换言之,如果学生高中期间没有拿满这些基本学分,很多大学根本不能申请。其中最困难的就是要有四年的常规英文课。如果学生来美国入学的时候是从ELD课程开始读,就得要修完ELD的所有课程才能够进入常规英文课程,所以常常造成就读高中期间没法凑足常规英文课的四年学分。 请注意!不管你在高中总共读了几年,这些学分要求都没有折扣。说到这里,你有没有感觉到新移民的学生要进入美国的顶尖大学还真是个挺困难的任务? 姑且不提他们还得学英文,适应环境,交新朋友,还有正常的贪玩,青春期闹闹脾气的一些状况,简直就是兵荒马乱下还想要打胜仗的难。 前两天,我在某个分校见了一个新移民的家庭,兄弟俩一个七年级,一个九年级。 七年级属于还有两年上战场,属于有点赶又不是那么危急的状态。但是九年级的那一个就让我非常的担心,这种时间点来美国入学,努力与否可能导致四年后天差地别的结果。 许多家长觉得我有侦测学生能不能进名校潜力的雷达, 所以会希望我在短短的会面之中,就让他们知道孩子到底能不能够进顶尖大学。当然,积累了这么多年的经验,我的雷达大部分时候还蛮准确的。我当时就特别觉得这两个孩子是比较会随波逐流的个性。如果没有特别的引导,在美国自由教育的环境之中,这类型的孩子常常会连大学的门都摸不到。 于是我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苦口婆心地解释了现状以及孩子会面临的挑战跟可能的结果。我希望学生真的能够清醒过来,意识到尽早开始做准备的重要性,快点建立正确的心态。 好在最后两个孩子都听进去了,下定决心要好好努力,听从顾问的协助,全力以赴争取进好大学。而父母却开始找出许多的负面理由,觉得孩子并不需要任何特别的指导,只不断叮嘱孩子要自己好好念书。最后我也很无奈,其实孩子本身的努力当然很重要,专业人士从旁辅导却是他们成功的催化剂。 现在已经不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时代了,父母的眼界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 从事教育近30年,我看过无数的学生在自身懵懂无知的时候,就因为父母正确的选择与不断的付出,才让他们在最后得以尝到成功的果实。 希望你也能为子女教育做出最有智慧的决定!
在這一次的中國行中,我造訪了幾所擁有截然不同教育環境的學校,不得不說是收穫滿滿,絕對會成為我30年教育生涯中難以忘懷的回憶。 河北大名 · 意義非凡的旅程 在我造訪了廊坊,石家莊等地、參與了國家級的經貿會議之後,我前往了一處叫做大名的地方。 大名是河北的一個小小的縣,這裡的人們非常純樸,他們竭盡所能給我最好的一切,令我著實感動。 在這次的中國行中,之所以我會跟大名縣結緣,是因為我的一位家長就來自那裡。他當年是河北省高考第二名的學霸,早年赴美後,因為環境因素,他只能彎下腰桿為了家庭奮鬥多年,直到他的女兒進了哈佛,才算圓了夢想。此次我來到中國,他就精心安排了我的這趟中國河北省之旅,我認為是蠻意義非凡的一趟行程。 在大名的兩場演講中,我的重點在於介紹美國高等教育,讓聽眾與學生們能夠加以了解美國的教育環境,拓展他們的視野。為了加深學生的體驗,我還當庭播放了幾首我的學生自己製作的嘻哈饒舌歌曲。我告訴他們,美國是夢想可以成真的地方。這群純樸的孩子們聽得興致勃勃,掌聲此起彼伏,直到演講結束後,依依不捨地目送我離開。 衡水中學 · 高考狀元的產地 離開大名之後,我來到了著名的衡水中學。衡水市中心的牆上,處處都是例年高考狀元的照片及就讀大學——沒錯,衡水就是中國高考狀元的最大產地。 在衡水中學,我做了一場有史以來時間最長的教育講座:從下午兩點開始,一直到晚上快八點才散場。而講座結束的主要原因就是我自己撐不住了,家長們卻還很興致高昂。衡水的家長對教育的重視,著實令人敬佩! 為了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衡水的學生的勤奮程度令人咋舌。他們早上上課到中午12:30下課,然後用十分鐘時間,跑到食堂,排隊領餐,邊跑邊吃,再在12:40前跑回自己的宿舍,在床鋪上躺好準備午休,違者受罰。然後,他們集體午休到下午1:30,再繼續上課,一直要到晚上九點,晚自修才結束。 如此日復一日,從不間斷。 衡水的孩子們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要在幾年後的高考中一舉成功。令人訝異的是這些孩子並不全是書呆子類型。許多孩子都多才多藝,而且也很有想法。他們能在有自己的想法的同時,這麼放下自我,順從接受如此嚴厲的學習與訓練,這是任何一個西方教育下成長的孩子都無法想像的。 這些衡水的孩子配得上走進像哈佛那樣的世界頂尖學府,真是了不起。 北京上海 · 活在雲端的孩子 當然,就像每一次來到中國,我的行程一定會涵蓋北京跟上海。每每來到這兩個大都市,我住的頂級酒店可以讓我隨時享受大氣舒適的環境,以及對我來說不可缺少的咖啡。 這一次,我也像以往一樣,為幾個大名鼎鼎的國際學校的家長與學生做演講。聽眾們一如既往地熱切參與我的講座,回饋源源不斷。 雖然在同一個中國,這群來自北京上海的孩子,彷彿生活在雲端上的世界。 但是,真正佔據了我的心的,還是大名跟衡水的那些孩子。我不斷地想起大名的孩子聽到嘻哈音樂時忽然閃爍的目光,以及衡水的學生跑著吃午餐的景像。我想有一天我會回去找你們的。 孩子們,你們加油,懷抱著夢想前進,我祝福你們前途一片光明!
剛剛做完二場大型講座, 跟很多家長交流了一些教育跟教養上的心得. 隨著世界變化, 做父母越來越不容易,在我工作近三十年的過程中, 一般父母所討論教養子女的問題也進化複雜了許多. 以前根本不用擔心的事, 現在真的都不是些杞人憂天的狀況. 只能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做父母只能提高警覺, 見招拆招. 如論如何, 環境跟同儕的影響還是蠻關鍵的. 以下列出是這幾年我所接觸ㄧ般父母覺得比較困擾的子女敎養問題及我個人覺得相對的嚴重程度。如果你的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這些狀況,我非常恭喜你。(我說的是成年以前, 不是十歲之前!) 至於最後一個是屬於重症區塊行為,這部份我絕沒有危言聳聽,在這個瘋狂的世界中,很多孩子都出現了身心靈難以平衡的狀態。請多關心你的孩子,試著真正與他們溝通。如果不幸孩子出現以下所列重大狀況,希望你能以寬大的胸懷去幫助你的孩子,恢復健康,找回自己。 挑食,不愛整潔,意見多,拒絕重覆練習 ,反傳統思想行為 (還好, 這些算不上是問題) 說謊,頂嘴,沒禮貌,缺乏同情心,提不起興趣學習任何事,浪費資源(不妙,要盡可能改善) 沈迷電子遊戲,暴力,脫離現實,無社交能力,自我封閉,使用大麻 (麻煩,需要高度重視) 接觸毒品,酒精成癮,憂鬱症,人格扭曲 (嚴重,絕對必要尋求專業協助)
親愛的孩子,很高興跟你們ㄧ起去看了世界聞名的尼加拉瓜大瀑布,比期望中更雄偉壯觀,絕對會讓我終生難忘。這次的家庭旅遊還有另一個很類似的感觸是離家後的你們成長的跟我原先想像的也不太一樣,除了外型變化蠻大的,你們看每件事情的角度令我感到新奇,在處理問題上更有著跟我截然不同的思路。能夠跟你們像好朋友一樣的聊天是我最大的快樂,我暗暗慶幸你們的世界比我大,有更多的可能性。唯一不變的是你們飲食的口味偏好及保持基本的待人接物禮節,這部份還是我熟悉的孩子們。我特別謝謝你們遵守家規,在旅途中都沒有在餐桌上使用手機。 做為你們的母親,我絕對是希望你們的人生ㄧ忛風順,實現所有的夢想。 但我卻說了:「人生就是有高低潮,盡力而為,成功不用太得意,失敗也不需過份氣餒」。這是我ㄧ直想告訴你們的話,現在你們夠成熟了,我相信能懂得其中道理。媽媽永遠支持你們,也盼望著下次再相聚。
這個最佳演技獎我想頒給我的一位家長, 而且非他莫屬. 我們第一次見面時, 他的兒子表示自己受到某藝人的啟發, 非常想進某一所知名音樂學院. 爸爸當時明確表示自己會全力支持兒子的夢想, 並且已採取了一些實際的行動, 做了許多安排. 總之, 只要是兒子要的, 爸爸絕對是使命必達. 當時我花了很多力氣解釋讀藝術最好是有天份, 只靠興趣, 怕走不遠等等的大道理. 第一次會面最後的結論是爸爸會付額外費用請我親自協助他的寶貝兒子, 進入他夢想的音樂學院. 我有點沒信心, 雖接下了案子, 強調我會極力協助他進入最好的大學, 但不能保證能進他的夢想音樂學院. 回家後我又一直絞盡腦汁想怎麼能幫這位小王子圓夢, 好幾天都放不下心. 過了幾週看到他的能力測試分析, 才是我內心掙扎的開始, 因為報告顯示他沒節奏感, 聽力差, 敏感度也不佳, 再加上創造力很一般, 就一年時間我也不知道要如何把他朔造成音樂天才. 反倒是種種跡象顯示他就是個商業奇才. 正頭痛我們要進行第一次的總規劃會議, 我要建議哪些策略的時候, 這位爸爸打電話來了:“江主任, 我就想跟你打個招呼, 我的兒子沒有藝術天份, 也不能讓他去學音樂, 因為我只有一個兒子, 必須繼承我的事業. 我不想跟他有矛盾, 所以沒明講, 我指定要你輔導他, 就是要你說服他別學什麼音樂的, 就去學商 ……”… Continue Reading “奧斯卡最佳演技父親”
先聲明, 99.9 % HS2 Academy 的學生都跟這跟這件事無關, 他們就是一步一腳印地獲得名校的錄取. 昨天這條新聞登上了許多華人媒體的頭條, 於是很多記者都來採訪我的意見. 我覺得以下這位小編寫得最好, 你可以讀一下, 所以我就不重複說了. 基本上, 這是個很大驚小怪的新聞,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 資源多的父母(尤其是華人)總會尋找出一些捷徑給孩子. 但是不是這麼簡單一刀切的 “260萬人民幣” , 也絕對不是 “藤校任選”. 以前我剛入行, 覺得很不能接受這種事情, 後來就發現無論我怎麼主張, 這些富豪之家的孩子都會有比較好的機會, 只是他們也有跟一般人不一樣的人生課題. 現在這個新聞搞得這麼沸沸揚揚, 我想很多名校會開始對這種潛規則避之惟恐不及了喔! https://www.chineseinla.com/hotnews/task_newsview/t_1559853.html 专家解读:用钱“砸”进名校?没那么简单!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为此特此采访了哈佛全方位教育机构(HS2 Academy)的江主任,江主任表示,其实用钱“砸”进名校的情况由来已久。 很多中国家长在申请中问的最多的就是:“我要怎样才能被美国名校录取”其中不少人更是直截了当提出:“有没有保录取的方法?给多少钱能进藤校?” 用钱真的能“砸”进名校吗? 1丶捐钱并不能保证100%能进入名校:尽管很多中国家长迷信用钱解决问题。但事实上,捐款并非是买卖合同,而只是让你成为学校的盟友,拉近与学校的关系,所有捐款处于自愿,不退不还。砸了钱结果打了水漂的情况也会时常发生。 2丶用钱砸进名校的趋势将越来越保守:对于“砸”钱进名校虽然是很多学校的潜规则,但目前已经很有多名校开始对这一现象提出挑战。 太过高调,并不是申请名校很好的态度:江主任表示,在她负责的申请中,有的孩子本身就具有进名校的实力,但家长为了增加成功率还是捐了款,但捐款后认为自己孩子一定能进名校,到处大肆宣扬,结果因为自己的高调,反而让自己的孩子错失上该所名校的机会! 3丶捐款不是一次性投资,而是长期合作:很多家族都与某所名校会保持一个长期的赞助,建立友谊,保证学校对整个家族的孩子得到必要的特殊照顾! 4丶为了保证排名,学校会让你“过度一年”:很多学生在SAT丶GPA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没有资格进入赞助的名校,这些受到捐款的学校一般会让这些学生去其他学校过度一年,如果在这一年内成绩能达到一定水平,则有机会转入该名校,这也是学校为了保证大学高排名,以及毕业率。如奥巴马的女儿便是最典型的。 除了上述建议之外,江主任同时表示,美国很多名校是私立的,私立大学也是私立机构,他们无需向任何公众交代每年的这张珍贵的“入场券”交给谁? 如果从略为悲观主义的论调出发,金钱似乎真的可以买通这一路的艰难险阻,省去漫长旅程,带一个人去往象牙塔的最高山巅。 但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有金钱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家长在为自己的孩子铺设一条光明大道无可厚非,但家长能否协助孩子一辈子?最终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努力!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很神奇的公式, 基本上是這樣的:進名校=好成績+一項體育+一門藝術+十項社會活動. 至於每項要件要做到什麼地步就沒有進一步解說了, 但是其實這個部分才是重點. 我還真的不想就一竿子打翻別人的心血結晶, 畢竟發表這個公式的人應該也研究了半天, 再想出來這個結論. 於是我把我們進名校的案例拿出來一一比對, 還真是沒有一個學生的申請資料是近似這個公式所列的材料內容. 基於確實求證的心態, 我就再把這個公式拿去給幾個公司的資深顧問, 想跟他們討論, 畢竟除了是專業顧問, 他們有些也是前任的一些名校的審核員. 結果我得到了 “你是吃錯藥了嗎?”的眼光, 有幾位就直接回我二個字 “No Way!” 我們公司已經處理過十幾萬個申請案子, 所以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能公式化進名校的策略, 讓大家就輕鬆複製, 也許我可以得個諾貝爾獎之類的吧!我比較不解的是為什麼要把孩子變成跟別人一模一樣的人呢?難道你的DNA跟別人都相同嗎?這種想法我還真不懂….